东侨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于近日化解了一起业主群“隔空骂战”引发的纠纷。
2024年春节期间,东侨某小区的三位业主老余、老黄和老张因小区管理问题发生分歧,并在业主群“隔空”对骂,甚至有升级为线下冲突的趋势。老张多次向片区民警反映,要求以辱骂、侮辱人格追究老黄和老余的法律责任。民警劝说无果,老张甚至对民警的秉公执法持有怀疑态度,使矛盾愈演愈烈。
“陈所长,得您出马了。”民警联系上东侨社区调解委员会副主任陈庆鼎。“这件事我管了!”虽然正值春节假期,陈庆鼎二话不说接下调解任务,即刻开展工作。
通过调查走访,陈庆鼎查明了事情缘由。“这三人都是热心人,出发点都是为了小区好,但就是立场不同,产生分歧,加之没有好好沟通才造成矛盾升级。”陈庆鼎分析道。
经过前期多次“背靠背”分别沟通,2月20日晚6时,陈庆鼎在东侨调委会驻五里亭派出所调解室召集三方调解。“鼓不擂不响,话不说不明。”陈庆鼎的开场白促使三方打开心窗,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调解,调解室内的氛围从面红耳赤地争吵,到心平气和地沟通,到最后以和为贵化解,三方终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
“大家同住一个小区,抬头不见低头见,邻里和睦是关键。”陈庆鼎为此次调解画下句号。
事后,老余还特地在业主群里发表感受:“开心,又认识了一个老哥。”“陈所长的专业水平不愧是我们最专业的金牌调解员。”
“群众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陈庆鼎告诉记者,自打从金涵司法所退休后,他没有闲着,以人民调解员的身份加入东侨调委会。新春伊始,东侨社区调委会“110与12348”公调对接机制下的3家“驻所制”调解室已在基层一线发挥作用,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本报记者 张颖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