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宁县妇联主席李秋凤通过妇联女性灵活就业中心群、女性零工驿站平台推送了周宁县社会福利中心(天乐颐养园)的一批就业岗位,希望为更多的居家待就业女性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聚焦女性群体的急难愁盼,近年来,周宁县精准发力,通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搭建岗位对接平台、提供创业服务等举措,为广大女性就业创业破除障碍,送去暖心支持,助力女性绽放光彩。
开展技能培训,助力灵活就业。周宁县锚定市场需求,聚焦智慧农业、现代家政、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碳汇+”无人机操作、电商运营、育婴员提升、整理收纳等专项技能培训,积极打造“闽东巾帼乡村振兴追梦人”培训品牌。
搭建线上线下岗位对接平台,协同发力促就业。线上,推广“零工就业通”小程序,为灵活用工单位与女性零工求职者搭建双向信息对接桥梁,依托妇联公众号精准推送招聘会岗位信息及就业资讯;线下,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系列招聘活动,创新融入“直播带岗”模式,扩大信息覆盖面、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郑大姐已在周宁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服务2年,丈夫离世后,郑大姐独自扛起家庭重担,日子过得捉襟见肘。了解到她的困境后,周宁县妇联主动伸出援手,以购买劳务的形式,聘请她在活动中心工作,提供图书借阅等服务。“以前我在步行街摆夜摊,收入不稳定。现在在中心上班,多了一份稳定收入。”提及如今的生活,郑大姐脸上满是笑意。
走进周宁县山海协作产业园立源棉纺有限公司的厂房,女工李幼玉正娴熟地操控着设备,有条不紊地进行纺纱生产。三年前,她顺利入职这家企业。“多亏了妇联帮我们搭起桥梁,链接到岗位资源,我靠自己的劳动赚钱,心里特别踏实。”李幼玉笑着说。
“我们利用中心举办各式各样的职业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众多女性同胞参与其中,并面对面建群,及时发布各类企业用工信息,为她们就业提供便利。”周宁县妇联主席李秋凤介绍。
地处狮城镇安后村的天乐颐养园是一家养老服务机构,他们对养老护理人员的岗位需求较大。负责该园人事招聘工作的许柳枝,与周宁县妇联保持着长期紧密的联系——每当有用工需求,她总会第一时间联系妇联寻求支持。“这些年,妇联不仅积极帮我们对接求职人员,还针对养老护理岗位的需求开展专项技能培训,为我们‘输送’了不少社工、护理员。”许柳枝说。
在推荐就业的同时,周宁县妇联还积极引导妇女投身乡村振兴,推动“8+1”特色产业发展,在火热实践中显示担当作为,并汇集“碳汇+”女科技特派员等技术力量,为女性群体创业提供农业科技精准服务。今年夏天,华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水果再度迎来丰收,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负责人张灼平表示,在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她们应用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水果品质,打开销路,稳定增收。
同样在浦源镇,美丽庭院惹人喜爱。溪坪村村民别出心裁,运用多肉植物打造一方庭院,吸引游客驻足。周宁县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该县引导广大女性投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庭院经济发展,督促指导“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庭院种植、庭院休闲、特色民宿等庭院经济逐步发展,让方寸之地既增绿又增收。
“聚焦‘她’需求,激活‘她’力量。”李秋凤表示,近些年,周宁县持续摸排妇女就业创业需求,通过推荐就业、服务创业等方式,心贴心为女性就业搭桥铺路,书写一份份“暖心答卷”。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今,周宁县妇联累计发布岗位信息8批次,推荐岗位2500余个;通过各类项目实施支持农村女性创业发展,累计举办就业技能培训23场972人次,发放“巧妇贷”“巾帼富宁贷”716户1亿多元,打造省级巾帼示范基地1个,为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不可或缺的“她力量”。
□ 本报记者 陈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