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是贯穿始终的鲜明主线,“人民”一词出现次数高达177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人民至上,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推动新思想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不断推动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牢牢把握宣传宣讲工作正确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回望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磨难而淬火成钢,正是因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党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公仆,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出要“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宣誓,到“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的自信自豪;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高度自觉,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生动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民生逻辑”和“人民至上”的执政情怀。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展宣传宣讲工作,要深刻把握“为什么人”的问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宣传宣讲工作的人民导向,做到群众在哪里,理论宣讲就跟进到哪里;凡是人民群众有疑惑的地方,我们要耐心地答疑解惑。要紧紧围绕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这一价值主线,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汇聚起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二要把握人民愿望,坚持架好理论宣讲联系群众情感纽带。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并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重大原则。报告对推进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归根到底都是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闽东“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一手抓作风整顿,一手抓作风养成,提倡“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倡导“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组织“经济大合唱”,大念“山海田经”,推广“种养加”,推动工业、农业两个轮子一起转,基本解决了绝大多数贫困户的温饱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党的宣传宣讲工作,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讲在一起、干在一起,把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党的声音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把群众的愿望诉求解决好。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海岛渔排、畲乡山村等基层一线,认真倾听群众对宣讲工作的意见建议,收集梳理基层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思想疑惑,找准理论宣传与群众需求的契合点,找准理论服务人民的着力点,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靶向解疑释惑,努力做到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
三要尊重人民创造,坚持激发群众自觉成为新思想传播者。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提倡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面对“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这一问题,他提出“首先要看我们头脑有无这种意识”“要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求诸己”“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实施脱贫攻坚战到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人民群众始终是主角、主力军。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突出群众主体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积极挖掘群众身边扎根基层的宣讲人才和草根名嘴,吸纳他们加入理论宣讲轻骑兵、新时代宣讲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理论宣讲志愿者、乡村讲师团等宣讲队伍,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舞台让给群众、把单纯的受众变为宣讲主体,激发群众自觉作新思想的“推动者”“传播者”,引导群众紧扣重点热点理论政策和基层的实际理论需求,将党的创新理论“讲出来”“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着力形成在实践中宣讲、在宣讲中实践、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生动局面。
四要集中人民智慧,坚持守正创新推动宣讲紧跟时代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党中央进行了两轮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达到4700多人,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集意见达850多万条,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成果,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智慧,顺应了人民群众期待。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指出“密切联系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眼睛向下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得真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使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宣传宣讲工作要在守正的同时,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等, 要利用各级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特别要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大军”“理润闽东”微信公众号、“村村响”广播等载体,积极运用网络直播、图文、访谈、动漫、音频、视频、H5等多种形式,使宣传宣讲工作更加适应时代要求、符合群众需求,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俯下身子扎根基层,拜百姓为师,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经验,不断提高宣传宣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满足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理论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中共宁德市委讲师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