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退休大爷来到建行周宁支行柜台,欲办理转账业务,柜员得知大爷提供的是他行借记卡,且无法告知对方开户行,遂提醒大爷,需向收款方确认开户行后才能办理转账,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业务失败。
十余分钟后,大爷再次来到柜台,却提出更换转账对象。这一变动立刻引起柜员警觉,她当即追问:“您怎么换了收款方?是否认识新的转账对象?”大爷坦言不认识新收款方,仅称“让我转账的人认识他,我们经常有资金往来,没问题的”,沟通期间,大爷频繁查看微信消息,还不时念叨“我们是一个组织,这笔钱是用于国家扶贫项目,有文件证明”,并让柜台放心办理。
为确保大爷资金安全,柜员建议其与“组织联系人”通微信电话确认真实性。电话中,对方听闻银行需核实,竟误导大爷“可能是跨行转不了,你取现金去汇款”。这一系列反常言行让柜员判断此事大概率涉及诈骗,她立即呼叫主管和大堂经理到场协助审核。
三人一同查看大爷微信聊天记录,发现其中不仅有多次“购课”记录,还有大量向不同二维码扫码付款的痕迹,经进一步问询,大爷透露,他已持续向该“组织”汇款一年半,若一个二维码无法付款,对方就会提供新的二维码,而他始终坚信这个“扶贫项目”是真实的。
确认存在诈骗嫌疑后,建行周宁支行第一时间联系公安机关。等待民警到场的间隙,柜员一边以“跨行转账流程较复杂,需要时间核实信息”为由稳住大爷,避免其因焦躁离开或被对方进一步蛊惑,一边耐心询问大爷与“组织”的相识经过,收集更多线索。
期间,柜员始终保持专业沟通,安抚大爷情绪,拖延时间等待民警介入。最终,民警到场核实,确认该“扶贫项目”实为骗局,成功阻止此次转账,为大爷避免了财产损失。
次日上午,建行周宁支行刚开门营业,大爷再次上门,称自己的银行卡无法使用,怀疑被银行冻结,要求立即解冻并汇款。建行员工一看是昨日那位大爷,便耐心向大爷重申:“昨天民警已经核实,那个平台是诈骗的,您千万别再相信了,不能再往里面汇款了。”
但大爷仍执迷不悟,以“我转了一年半,平台还在,肯定没问题”为由,坚持要解卡汇款,还主动出示微信聊天记录。柜员查看后发现,对方竟在微信里教唆大爷:“你就去银行取现汇款,如果银行不给你取,你就投诉他们,不取现是违法行为。”
经过工作人员反复耐心解释,成功劝退大爷。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反诈中心资金保护要求,再次守住了风控防线。
从首日慧眼识骗局、联动警方阻骗,到次日坚守原则、耐心劝解执迷老人,建行周宁支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风险意识和专业的服务态度,践行了金融机构守护客户资金安全的职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尽职尽责”的职业担当。
□ 周国金 叶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