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楚妍 通讯员 陈灵洁) 近日,“全家福安·萄醉赛岐·乐享共富”音乐嘉年华活动在福安市赛岐镇举办。活动现场,福安市公安局赛岐派出所民警、辅警在如织人流中穿梭,疏导人群、提醒安全,构筑起无形的平安防线,确保活动平安有序。
从1984年在盐碱地上试种6亩巨峰葡萄起步,福安市象环村历经40年风雨,书写了“从无到有、从劣到优、从普到特”的蜕变,如今,象环村葡萄种植面积达2360余亩,年产量超3000吨,果农人均年收入突破3.2万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闽东葡萄第一村”。
这颗“紫色明珠”的孕育生长,离不开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8月2日,象环村两名村民因争相收购同村果农葡萄引发抬价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情绪激动。接警后,民警迅速联动村主任赶赴现场,耐心为双方厘清市场规则、阐明邻里情谊,最终促成现场和解。
“葡萄交易涉及多方利益,小摩擦若处理不当易伤及产业声誉与农户收益。”赛岐派出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葡萄交易高峰期易发的价格、品质、合同履约等纠纷,派出所积极推动矛盾化解端口前移,设置“公法诉调”象环村联动点,整合多方力量,实现矛盾“发现即调、现场即解”。今年以来,已成功调处各类交易纠纷30余起。
果农丰收季,也是骗子“活跃期”。赛岐派出所民警辅警带着精心制作的“葡萄版反诈手册”深入大棚、来到葡萄售卖点,用果农听得懂的家常话宣讲反诈知识。今年以来,民警先后十多次在象环村摆起“反诈摊位”,通过集中宣讲、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一对一精准提醒,筑牢反诈防线。“民警讲的那些骗术,跟真遇到的一样!现在陌生电话,我一律挂掉。” 种植户李大姐的防范意识有了极大增强。
在持续不断的精准宣传预警下,辖区实现涉农电诈案件 “零发案” ,切实护好果农的“钱袋子”。
在保障产业命脉的关键环节,赛岐派出所打出安全防控“组合拳”:葡萄采摘季,象环村周边道路人流、车流激增,道路交通压力增大。赛岐所联合交警部门常态化开展交通整治行动,严查运输车辆超载、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筑牢安全底线。针对购销旺季的治安特点,赛岐派出所组建巡逻小组,采取“人巡+车巡”的方式,5月以来,累计开展葡萄园巡逻防控80余次,有力确保重点区域24小时“见警灯”。在采摘季产业盛事期间,赛岐派出所精密部署,出动警力20余人次,在签约台、展销区、品鉴区定岗值守,清理占道车辆并引导有序停放,为活动的圆满进行保驾护航。
从6亩盐碱地的艰难拓荒到万亩葡园的产业兴旺,从肩挑背扛的沿街叫卖到冷链穿梭的全国畅销,象环葡萄产业的每一次拔节生长,都浸润着奋斗的汗水,也闪耀着平安的守护。当葡萄节的欢歌在闽东山水间回荡,赛岐派出所用坚实的脚步丈量葡乡沃土,用忠诚的担当护航“紫色经济”,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增添了最动人的“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