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安:科普工作室 小空间大作为

  初秋,福安市松罗乡进入高山晚熟葡萄采摘季,村民郑建富种植的6亩葡萄喜迎丰收。“葡萄收成好,‘农民学院’可没少跑。”郑建富告诉笔者,在家门口的“农民学院”,他学会了水肥一体化智慧栽培、葡萄套种等技术,去年,6亩葡萄为他带来10多万元的收入,还买了中型面包车用于生产运输。

  郑建富口中的“农民学院”是建在村民家门口的“郑柯发科普工作室”。作为首个在松罗乡引种葡萄的村民,多年来,郑柯发摸索钻研,成为葡萄种植的技术专家。2014年,福安市科协以乡土人才郑柯发为领衔人,在当地设立“郑柯发科普工作室”,由他带头传授“种植经”,并邀请科技人员现场授课,不断提高种植户葡萄栽培和管理水平。截至目前,该工作室已开展技术培训30余期,3000多人次参加。

  将科普工作室建在田间地头是福安市盘活人才资源的关键一招。近年来,福安市不断优化科技人才配置、强化科普阵地建设,以科普工作室为聚才载体,按照“领衔人”模式、“传帮带”机制,下活乡土人才和科技辅导员一盘棋,推行“零距离、零费用、零门槛”科技服务,打通技术服务乡村和校园科学普及“最后一公里”。

  田间点亮科技之光  

  眼下正值甘蔗管护时节,在城阳镇化蛟村甘蔗种植基地,村民一早便忙着在甘蔗地里浇水、除草、培土。“这个季节把土培好,台风来不易倒伏,再过一个月,我们就要将甘蔗根茎处的枯叶剔除,让根茎充分照到太阳,继续生长……”说起甘蔗种植技巧,村民卓立华透着老行家的自信。

  “10年前,我们种甘蔗可不懂这些。”卓立华说,当时一亩甘蔗收入1000元左右,肥力最差的田才用来种甘蔗。按照传统种植模式,化蛟村的甘蔗种植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产业。“回乡创业前,村里仅有几户人家还在少量种植甘蔗,红糖厂也停了。”化蛟村青年乡土人才、科普工作室领衔人卓亮亮介绍。为提高甘蔗种植技术,2014年,卓亮亮前往华南农业大学学习甘蔗种植技术,编写无公害甘蔗种植生产操作规范,并将这些技术传授给村民。

  对于卓亮亮传授的技术,村民起初无动于衷。“因为他没有种植经验。”卓立华解释说。“那我就自己动手种种看。通过引进新品种、科学施肥与管理等,甘蔗含糖量提高了,制出的红糖品质好,价格也就上来了。”卓亮亮介绍,当年种蔗制糖的亩产值达2.3万元。看到卓亮亮种植的甘蔗增产又增收,村民的积极性上来了。2015年,卓立华以4亩甘蔗起步,按照卓亮亮传授的方法进行管护、施肥。

  “当时4亩甘蔗制糖获得近10万元收入。”尝到甜头后,卓立华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亩,每年有近20万元收入。为了让更多蔗农从甘蔗种植中受益,2020年,当地科协在化蛟村成立卓亮亮科普工作室,通过推广无公害甘蔗种植技术,引进福建农林大学高产高糖强宿根新品种“福农41号”和特早熟高产高糖新品种“福农28号”,有效提高了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每到甘蔗种植关键节点,科普工作室都会召集我们集中培训,蔗农也能交流种植经验。”卓立华说,在科普工作室指导下,他今年准备在甘蔗砍完后,通过栽种紫云英充当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随着种植甘蔗的村民老去,卓亮亮科普工作室有了新的研究课题。“目前,我正尝试机械化耕作,希望甘蔗种植能省力又省心。”卓亮亮说。

  乡村产业振兴,农技是关键一环。2014年,福安试点建立首个村民家门口的“郑柯发科普工作室”,通过提供“零距离、零费用、零门槛”科技服务,把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让广大农户尝到科普惠农的甜头。目前,该工作室共培育科技种植户500多户,惠及1.5万多名农民。将更多“郑柯发科普工作室”在福安辐射开来,目前,当地共建立19个农业产业类科普工作室和15个学校科技辅导员科普工作室,打造基层科普服务新模式。

  “建在田间的科普工作室,离农户更近。”福安市科协主席郑志表示,福安茶叶、葡萄等农业产业特色突出,效益好,像郑柯发、卓亮亮这样的乡土人才,有种养技术、有生产规模、有实践经验,也最了解农民需求,由他们领办科普工作室能充分发挥科普服务的辐射效果和示范效应,引导广大农户转变种植理念,提高经济效益。2019年,福安立足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田间科普工作室做法,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指导537次,推广新技术74项、新品种35项。

  校园播种科学种子  

  暑期,走进福安逸夫小学,校园内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子。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科技启智,尚善育人”的教育创新途径,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十佳学校”“福建省科技教育基地校”等称号。

  可在15年前,福安逸夫小学的科技教育基础还很弱。“学校虽然在城区,但90%的学生来自农民工家庭,科学基础薄弱。”科普工作室领衔人陈丹介绍,彼时,她担任美术教师,希望借助美术课让孩子们接触科技知识。

  如何将科技融入课堂?陈丹一时没有头绪。“刚开始,孩子和家长都认为科技创新很遥远,那是发明家的工作,不是小学生要做的事儿。”陈丹说,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把孩子拎出来进行科学探究是在浪费时间。

  “我们只能埋头用成绩、荣誉,以及孩子们参加完比赛后实实在在的变化来改变大家的看法。”陈丹说,慢慢地,学生家长逐步认可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愿意让自己孩子参与科技项目比赛。“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近年来,陈丹科普工作室不断“上新”。

  2020年,当地科协在福安逸夫小学成立陈丹科普工作室,依托该工作室对全校孩子进行科学素养普及;辅导科技社团、科学兴趣小组学生参与科技类比赛;每年开展科技节活动,推动科技教育发展。

  科技教育,不只在校园。“村、校科普工作室并不是‘两张皮’。”郑志说,当地通过资源共建共享,让科普协同发展的互动在村校之间日益丰富。

  近两年,卓亮亮的科普工作室不断迎来参加研学的学生,先后有6000多名学生走进化蛟村,了解甘蔗种植过程、红糖制作技艺。“目前,科普工作室已经与两所学校签订校外劳动教育非遗科普研学合作,通过提供科普研学服务,为科普宣传从田间地头走进校园探路。”卓亮亮说。

  如何让校外的资源补充、丰富校内科普教育,也是陈丹正在思考的问题。在她看来,在“双减”背景下,田间科普工作室对校内教育的补充作用日益凸显,“学校有的,我们做精做强,学校没有的,我们借助田间科普工作室,得到有效补充。”

  □ 陈雅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幸福福鼎
   第a03版:本市综合
   第a04版:视点·科教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金融周刊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读图
陈孟槿:热心公益的“才艺小明星”
福安:科普工作室 小空间大作为
乡村人才让基层 便享“科技外卖”
福安市开展“科学家 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
市科协:伸展科普之翼 点亮科学之光
学会科普讲堂第四期开讲
市科技馆开展“声采飞扬”科学表演活动
福安市举办“绿竹笋的营养与健康”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