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闽东医院开展世界 痛风日宣教活动

  本报讯(林程 金希波) 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精准防控、畅享生活”,闽东医院内分泌科在住院病房举办了一场以“全民关注痛风日”为主题的痛风宣教活动,旨在提高公众对痛风及其与尿酸关系的认识,加强痛风防治知识的普及,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活动现场,内分泌科医师苏予斯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案例,详细阐述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之间的关系。她指出,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根本原因,但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发展成痛风。痛风的发作与尿酸的合成增加、排出减少,以及尿酸在关节中的析出形成结晶等多种因素相关。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患者来说,定期筛查血尿酸水平、改善生活方式、限制高嘌呤饮食等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活动中,苏予斯还特别强调了痛风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当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痛风症状时,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使用秋水仙碱、消炎镇痛药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提醒患者切勿自行购药或前往诊所进行药物肌注,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此外,针对如何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降低尿酸水平,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金希波给出具体的食养建议:

  1.食物多样,控制嘌呤

  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人群,建议低嘌呤饮食,同时食物要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如:每天摄入的食物达12种以上,而每周摄入的食物达25种以上,包含谷薯、果蔬、肉鱼、蛋奶和坚果等。由于食物中的嘌呤经人体代谢后会生成尿酸,所以要控制嘌呤摄入量。常见的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如猪心、猪肝、猪腰子等;海鲜,如贻贝、生蚝、沙丁鱼等,建议尽量少吃。

  2. 果蔬充足,奶水充足 

  建议多吃新鲜的水果和深色蔬菜,促进尿酸的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奶类中的乳蛋白亦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建议每天饮用300毫升以上奶或奶制品;在没有心衰、肾衰等需要控制液体量的情况下,建议每天饮水2000毫升以上。

  3.限制饮酒,控制果糖 

  应尽量少喝酒。部分酒类含有较高的嘌呤,如黄酒、啤酒等。酒精的代谢可以促进尿酸的生成,使血液中的乳酸升高,抑制尿酸的排泄,加重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风险。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果糖,其具有潜在的诱发血尿酸升高的作用,应适当控制。

  4.科学烹饪,限制生冷 

  合理的食物烹饪方式有助于降低血尿酸。建议低盐低脂的烹饪食物。肉类建议水煮后食用,可以降低肉中嘌呤含量。尽量不喝或少喝汤,尤其浓肉汤中嘌呤含量较高。生冷食品容易引起关节中尿酸盐结晶析出,诱使痛风发作,建议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

  5.吃动平衡,注意体重 

  研究证实,超重和肥胖是发生痛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减轻体重能明显的改善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故超重或肥胖的人群应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合理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健康范围。18岁至64岁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建议控制在18.5-23.9公斤/米2,而65岁以上老年人建议控制在20.0-26.9公斤/米2。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卫生健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理论实践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忽视20年乙肝病史 男子突发肝衰竭
闽东医院开展世界 痛风日宣教活动
腰椎神经根肿瘤疼痛难忍 UBE技术来解困
肺结节科普知识讲座 健康礼包送万家
登革热即将进入高发季 市疾控中心提醒要注意防范
关注“她”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