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柴油味” 用上“绿色电”

  在霞浦县三沙镇波涛起伏的码头边,多了一排小小的“铁箱子”——岸电充电桩。停泊在码头的轮船,正通过黑色的电线连接充电桩补充“能量”。

  为减少碳排放和油污染,推进“煤改电”“油改电”等电能替代工程,今年以来,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三沙镇供电所结合主题教育,全力推进“岸电”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力支撑。

  码头港口是船舶的重要停泊地点,但船舶修停期间往往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和油污染,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新建的岸电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岸电全称为“船舶岸电系统”,指船舶在靠泊期间停止使用船上的自备辅助发电机,转而使用陆地电源向主要船载系统供电。三沙供电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船舶岸电代替船舶柴油发电,以电代油,可大大减少船舶自发电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等大气污染和船舶噪声污染,有效改善了船员的生活工作环境,真正从源头实现“零油耗”,减少碳排放。同时船舶公司实施岸电改造的成本大大低于船舶自备辅助发电机,可节约大量的能源和资金。

  “我们以前靠岸边都是用柴油发电机发电,发电不方便还耗油,噪声也大。现在靠码头有岸电过来,相比以前方便很多,船上空调也能随时开启,经济环保,很实惠。”中国渔政35901号船长庄凤其介绍。

  如今,三沙镇三澳码头新建了400千伏安变压器,登记了4户动力用户(即4家渔业公司),岸电充电桩可供15到16艘船同时充电。下一步,国网霞浦县供电公司还将继续在辖区内各码头、船舶集中停泊区建设岸电系统,并提高岸电设备设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便捷性,让港口建好“放心电”,船舶用上“快捷电”,用实际举措守护碧水蓝天,助力霞浦航运绿色发展。

  □ 本报记者 吴枋宸 通讯员 叶志坚 张伏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文旅周刊
   第a05版:乡村振兴
   第a06版:财经新闻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让高山蔬菜更“高”一筹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霞浦松城: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柘荣楮坪:小辣椒成为致富“新引擎”
霞浦北壁: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寿宁两镇共建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古田县举办乡村旅游专题讲座
告别“柴油味” 用上“绿色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