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高山蔬菜更“高”一筹

周宁县持续推动高山蔬菜成为富民产业

  近日,在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内,一簇簇芹菜在高山生态以及现代化种植技术的加持下,长势喜人。“按照目前的生长情况,一亩地可产出芹菜5000公斤,带来净收入两万元。”周宁县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老板李孙发笑着说。

  像这样对产业发展信心满满,在过去却不多见。“以前没有大棚,收成全看天。很多时候尽管蔬菜长势很好,但突然遇到台风等自然灾害,就可能颗粒无收。”李孙发说。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其独特的高山生态气候让蔬菜成熟期更长,既能积累养分、又实现错峰上市。这样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本应让高山蔬菜产业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明星”产品,可却一度因为天气、技术等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出优势。

  为了让高山蔬菜更“高”一筹,周宁县以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标准化栽培管理方式,完善大棚栽培、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以及地膜等设施配套,不断提升种植质量与抗风险能力。“2016年,在政府的扶持下,我们建立了四百多亩标准化种植大棚。以前一刮台风就不敢睡觉,现在再也不怕了。”李孙发介绍,之后,合作社又相继加装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以及大棚内遮阳。以前一个工人灌溉、施肥一亩地,要花上一天的时间。现在,两个人一天就能灌溉、施肥300多亩地。

  产量高了、质量高了,收益无疑要也要有提升。为此,周宁县培育了农汇种植专业合作社、菊美专业合作社、云埔蔬菜专业合作社、兴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等一批龙头合作社,推出“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共赢模式,让高山蔬菜的高收益惠及广大农户。

  今年9月,在菊美专业合作社创始人陈小菊的指导下,礼门乡溪兜村村民们精准地给收获的玉米分门别类,按照质量分类定价。今年以来,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销售,陈小菊指导4个村集体种植高山蔬菜,带动周边120多名群众,户均增收两万余元。

  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周宁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481亩,产量达11130吨,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4%、5.6%。

  下一步,周宁县将进一步引导蔬菜行业规模化发展,加强种植技术指导并加大政策宣传,积极引导群众对接各类电商平台,稳定销售渠道,不断让高山蔬菜更“高”一筹,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 见习记者 俞锦阳 通讯员 李何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文旅周刊
   第a05版:乡村振兴
   第a06版:财经新闻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让高山蔬菜更“高”一筹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霞浦松城:强化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柘荣楮坪:小辣椒成为致富“新引擎”
霞浦北壁: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
寿宁两镇共建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古田县举办乡村旅游专题讲座
告别“柴油味” 用上“绿色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