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推进产学研融合 科技助力花卉产业发展

  五月的闽东大地,花香四溢、满目葱茏,花卉渐次迎来盛花期。位于屏南县绿峰农业公司大棚内,一株株青翠欲滴、艳丽多姿的杂交兰整齐排放,基地技术人员正对杂交兰生长情况进行仔细观察。

  “杂交兰种苗培育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在培养室中生长6个月至1年,幼苗才能离开培养室到大棚进行常温炼苗,3个月至6个月后,再移植盆中进行种植栽培。从最初的果荚中取出种子到培育成可种植栽培的幼苗,需要精心照管2年至3年时间。”绿峰农业公司负责人李随辉说。除杂交兰品种外,这些年,李随辉与团队还培育出“玉皇妃”“翠屏娇”“金韵荷”等新优品种,拥有近300个新优国兰、杂交兰品系,培育种苗9.5万瓶、栽培成品苗38万盆。

  这是我市聚力实施“科技兴花”工程的部分缩影。

  一直以来,花卉苗木产业是我市林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为全面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市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鼓励引导花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引进和培育新品种、开发新功能、发展新业态。

  科技让花儿更美丽。通过“科技兴花”战略,我市越来越多企业成为花卉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从“种花人”到“育种人”转变。

  手持手术刀,小心翼翼地将母苗分离,再将一株株子苗嫁接进去,随后按顺序放进组培瓶……5月18日,在周宁县福建三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苗基地多肉组培车间内,一场多肉育苗“手术”正在进行。

  “我们基地以研发多肉种子为主,每年有上百个新品种问世。”基地负责人陈寿强介绍,三杉生物科技公司于2021年开始进行种苗的培育生产,年产优质组培种苗2000多万株,是闽东地区唯一一家具备植物种苗出口资质的公司。

  依托成熟的多肉组培繁育栽培技术,公司牢牢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实现对市场稀缺多种植物种苗70%的定价权。新品种花卉不仅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坚定了我市实现花卉自立自强的信心。

  “虽然当前我市花卉产业发展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包含种业科技在内的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依然存在。”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我市积极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与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福州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院校开展科研合作,实施省级林业科研推广项目5个。市政府与云南省农科院签订全面深化宁德现代花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云南省农科院在宁德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国家观赏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德分中心,周宁、屏南县政府分别与云南省农科院花研所签订具体合作协议,着力通过攻关和集成创新,突破宁德花卉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

  此外,为增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努力适应当前花卉苗木产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我市还依托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开办花卉苗木产业线上培训,顺利举办了《盆花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专题培训班,为辖区企业发展盆花产业指明方向,拓宽全市花卉苗木从业人员的视野,提振了行业发展信心。

  如今,在科技助力下,我市花卉新品种层出不穷,闽东花卉“越开越香”,花农的口袋也“越来越鼓”。目前,全市花卉苗木种植企业159家,种植面积6431.41公顷,其中,设施面积348.86公顷,全产业链产值32.88亿元。  

  □ 本报记者 吴枋宸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平安与法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文旅周刊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我市推进产学研融合 科技助力花卉产业发展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
“智能化”预警 为高山马铃薯保驾护航
图片新闻
习近平回信勉励澳门科技大学师生
我市举办党员干部 好家风建设专题讲座
图片新闻
市委党校理论宣讲 小分队赴福安宣讲
我市国资国企运行质效实现新提升
建好休闲公园提升村民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