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侨城管:柔性执法 让城市管理有“温度”

  本报讯(记者 郑凯 通讯员 刘文婷) “车要先依法登记保存,但人和菜得管。”日前,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执法人员一句暖心的话,为整治行动注入了浓浓的温情。

  面对在机动车道旁卖菜且多次劝离无效的老人,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对其经营车辆进行登记保存。

  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执法人员一边向老人解释法律法规,依法先行登记保存物品并告知后续处理流程;另一边则主动将蔬菜妥善装箱,随后驾车将老人与货物安全送回家中。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焦点,如何平衡“情”与“法”,考验的是城市管理的“绣花功夫”。

  近年来,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中心城区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秉持“教育劝导为主、行政执法为辅”的柔性执法方式,积极推行“721”工作法,通过“执法+普法+引导”工作模式,对初次违规经营者进行普法教育,阐明占道经营对交通出行、市容市貌及市场秩序的危害,增强其规范经营意识。

  同时,积极引导流动摊贩进入市场经营或到摊规点规范经营。针对出店经营、乱堆乱放等问题,执法人员明确商户的责任和义务,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并立即整改到位,保持门前卫生整洁。对屡教不改、拒不配合者,执法人员对其经营物品予以先行登记保存,确保整治的严肃性和长效性,减少市容环境问题反弹回潮可能,让执法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老板,店外的物品要收起来,不要把路堵了。”“遮阳伞我帮你收起来。”这是执法人员规范商户经营秩序时的一幕。

  “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以‘疏’代‘堵’,在不影响交通、市容、环境卫生以及周边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设置早市、夜市、便民摊点等,满足市民的摆摊需求。”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中心城区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副组长包思智介绍。

  在如今的执法实践中,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致力于探索更加人性化的执法方式。通过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行“首违不罚”执法新模式,即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不予行政处罚;针对肩挑手提类做到发放3次警告单之后,方可依法履行执法职能;对售卖易腐烂、变质等不宜保管的物品,暂扣时间不超过12小时。对未造成危害的轻微违法,以教育劝纠为主,强化法规意识,在法定范围内给予容错空间,逐步建立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容错机制,让城市管理执法工作不再“一刀切”。

  据了解,东侨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中心城区市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深化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推动市容管理从“短期整治”向“长效规范”升级,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品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平安与法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公益广告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福鼎市桐北中心小学:以实践育人铸就文明校园新高地
东侨城管:柔性执法 让城市管理有“温度”
企业助力 点亮特殊星光
图片新闻
古田县实验幼儿园:践行绿色教师节 用童心致敬师心
柘荣英山:精准解困暖民心
柘荣东源:小手制鲜花 感恩师情长
宁德市区主要超市集市价比多家信息
柘荣宅中:开展“扫黄打非”进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