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吉巷乡韦端村700多亩高山茶园迎来春茶采摘季。云雾缭绕中,层层茶垄如绿色波浪般起伏,采茶工人6人一组操纵采茶机穿梭其间,鲜嫩的茶芽随机械运转快速收入茶袋,机械化采摘奏响茶园丰收“进行曲”。
“当前采摘以‘一芽三四叶’为标准,此时鲜叶品质最佳,也最适合制作岩茶。”古田县李氏茶叶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圆圆介绍,她家的高山茶园自谷雨起进入采摘期,每年可采摘三次,每次持续一个多月。机械化作业每日可收获5000公斤至1万公斤茶青,较人工采摘大幅降低成本。2024年,茶园亩产茶青500公斤至900公斤,每亩收益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山脚下的制茶车间里,新鲜采摘的茶叶经过茶青验收、萎凋、摇青、半发酵、杀青、揉捻等传统工序,全程机械化生产,制成的乌龙茶、红茶等销往全国各地。
据悉,韦端村茶园海拔900米至1000米,林木环绕,生态系统独立,是生产加工各类名优茶的绝佳之地。“茶园茶树品种有水仙、肉桂、金牡丹等,并间种香樟、桂花、罗汉松等树木促进生态平衡。同时,茶园十余年坚持人工除草,以杂草堆沤作绿肥,既蓄水保墒又改良土壤,践行‘健康茶’种植理念。”李圆圆说。
近年来,李氏茶叶家庭农场创新推行“公司+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每年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农户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让农闲期成为增收期。去年6月30日,公司在省科技厅立项的古田花香红茶加工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完成验收,公司已拥有专利17项,未来还计划探索茶饮料、茶包等精深加工类产品的研发生产,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
李圆圆的高山茶园正以“绿色经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让一片片“叶子”承载起农户增收、产业升级的希望,在春日里续写富民新篇章。
□ 程雨凝 李文君 郑为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