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股青春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这股力量,正是来自那些怀揣梦想、心系家乡的返乡青年。近日,寿宁县鳌阳镇的一名学子范静秋,以镜头为笔,打造了一部名为《归途》的系列微视频,她的作品展现了“青春筑巢,梦想生根”的生动图景。
毕业在即,许多学子都在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忙碌着。范静秋一直对摄影和影视制作充满热爱,她渴望通过镜头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思考毕业设计选题时,她将目光投向了家乡。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批批青年返乡创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乡村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范静秋深受这些返乡青年的感染,她决定以他们的故事为蓝本,拍摄一部系列微视频,展现他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奋斗与坚持。
“我希望能够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人物故事讲述青年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确定了选题后,范静秋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她深入乡村,与返乡青年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业历程和内心世界,用镜头描绘了新生力量在寿宁乡土上自由的绽放。
《归途》系列微视频共包含三集,在网络上的点击量突破2万,分别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探索与实践。第一集《归途·兴农之路》讲述了一位返乡青年如何利用新媒体形式,将家乡的农产品和风景人文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第二集《归途·民俗新篇》则聚焦于一位返乡青年开展各种形式传承弘扬民俗文化,让民俗文化注入新的色彩;第三集《归途·文化筑梦》则讲述了一位返乡青年如何利用梦龙文化创办企业的故事,为乡村的文化繁荣贡献力量。
“这三集修改了十几遍才最终定稿。”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拍摄地点分散在乡村各地,交通不便,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踩点和拍摄安排,后期制作需要将海量的素材进行挑选、剪辑、配乐,确保作品的质量和效果。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是由范静秋一人完成,巨大的工作量对她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她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她坚信只有深入乡村、贴近返乡青年,才能捕捉到真实的画面和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份毕业设计作品,更是一份对家乡、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诚挚献礼。
她说在摄制《归途》的数月以来,最让她触动的是采访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热情与坚定。所以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激发更多青年对家乡的热爱与关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这部作品不仅记录了返乡青年在乡村振兴中的具体实践,更传递了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她的镜头下,是寿宁县乡村振兴事业的生动写照,更是青年一代在乡村振兴中责任与担当的深刻诠释。
□ 本报记者 张文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