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福鼎市前岐镇政府会议室里,一场村(社区)干部公开招考面试正酣,21张年轻的面孔屏息凝神,为仅有的3个村级岗位争相展示才干。
“本次面试虽仅招录3人,但其他优秀青年将悉数纳入镇后备干部库。未来村(社区)出现职数空缺时将择优启用,确保本土人才‘不断流’,畅通本地人才返乡服务、建设家乡的渠道。这正是我们创新的‘一次招考、动态补充’机制。”前岐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世銮介绍道。
今年以来,为破解基层“人才荒”的发展瓶颈,前岐镇围绕“堡垒工程”,将公开招考作为支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村级工作者时优先聚焦本镇人才,设置政治素质、履职能力、无违纪违法等硬条件,确保人选与岗位高度适配。同时,在待遇保障方面,明确村级工作者薪酬对标村副职标准,叠加“堡垒工程”改革红利,让基层干部待遇从昔日微薄收入变为如今看得见盼头的稳定成长通道。
“以前村干部岗位少人问津,现在本地的年轻人抢着回来干!”前岐镇薛桥村党支部书记张明炸难掩兴奋地道出了岗位吸引力跃升的显著变化。
前岐镇实行“平时+年度”动态考评机制,通过考核激发队伍活力:每季度开展“一肩挑”主干现场述职,让干部“晒数据、剖问题、亮计划”,接受镇领导质询与民主测评;建立电子考核档案,对落后干部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既严管又厚爱;推行“大岗位制”,干部平均兼任3岗至5岗,队伍规模精简63%。
考核的倒逼效应十分明显:在今年二季度考评中,前岐镇8名村(社区)书记、40余名干部因表现突出获评“好”等次,获得通报表扬。
“干部‘跑’起来,难题解得快!”这批本土人才的源头活水,正转化为助力乡村发展的澎湃动能:照澜村党支部书记王月桃等骨干带领班子攻坚,仅用10天便清除了遗留的卫生死角;岐阳社区“口袋公园”项目提前两个月竣工;薄弱村社积极吸纳新人,为基层治理注入强劲“活力因子”;季度“述问评”机制推动干部从“年终算账”转向“过程抓常”……在“头雁”带动下,道路硬化、医疗短板补齐等民生实事加速落地。2025年上半年,全镇信访矛盾化解率同比显著提升32%,治理效能大幅跃升。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我们通过‘堡垒工程’,着力构建引才育才用才全链条,让村级岗位‘磁吸效应’持续增强、基层干部干事热情充分迸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激活。”陈世銮表示。
□ 本报记者 朱灵塬 通讯员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