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年前为贵妃千里奔袭的珍馐,如今在蕉城三都岛的海风里,成了让游人追寻的夏日甜梦。七月流火至八月桂香,这座海岛总被一串串红灯笼似的荔枝点亮,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更铺就了一条飘着果香的文旅之路。
盛夏末的三都镇介溪村,暑气仍带着热烈,荔枝树上却还挂着迟来的甜蜜。村民攀着枝丫,指尖轻转便摘下一颗饱满的“红珍珠”,竹篮在树间晃出细碎的光影,地面上分拣、除叶、打包的忙碌身影里,藏不住丰收的笑意。“海风吻过的果子,甜得带点清冽劲儿。”果农的话里藏着骄傲——这里的荔枝,是被三都澳的咸鲜海风“喂”大的。
上万棵荔枝树在海岛铺开绿色画卷,晚熟的“元红”像裹着胭脂的小灯笼,“妃子笑”则红中带绿,藏着几分俏皮。剥开薄如蝉翼的果皮,汁水瞬间在掌心漾开,果肉莹白如凝脂,咬下时清甜裹挟着微咸的海风气息,在舌尖绽开层次分明的鲜爽。这份独属于海岛的风味,让每一颗荔枝都成了“行走的明信片”,引得游人不远千里来赴这场甜蜜之约。
除了枝头现摘的新鲜,三都镇的荔枝故事还藏在深加工的巧思里。荔枝蜜带着花蜜的醇厚,荔枝干则浓缩了阳光的味道,成了游客返程时塞满行囊的伴手礼。镇上的集市里,果农摆开竹筐,红亮的荔枝堆成小山,与渔网、贝壳装饰的摊位相映成趣,随手一拍都是带着海岛风情的丰收图景。
据三都镇干部介绍,今年全镇荔枝产量达160多吨,丰收的喜悦不仅停留在果园,更漫进了游客的镜头里。不少人循着果香而来,在荔枝树下尝一颗现摘的鲜甜,听村民讲“一颗荔枝从开花到结果”的海岛故事,再带几盒封装好的“甜蜜”返程——这颗“致富果”,早已成了串联起采摘体验、海岛风光与在地文化的纽带。
□ 本报记者 郑霄 通讯员 余汕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