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支撑。中央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作为今年首要工作任务,作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摆在今年工作任务的首位。
紧扣中央部署与市委要求,市政协将“大力提振消费 拉动经济增长”列为2025年度重点督办提案和协商民主季谈会议题。2月以来,市政协副主席王代忠带领专题调研组,深入市内消费场所实地调研,并赴省外消费活跃地区考察学习。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6月25日,召开宁德市2025年第一次协商民主季谈会,为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商良策、凝聚共识。
精准把脉 洞察消费堵点
阳春三月,闽东大地一派勃勃生机。调研组深入宁德中心城区及福鼎、霞浦等地调研,系统摸排我市消费市场现状,精准把脉消费领域的痛点、堵点与难点。
从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华星汽车城项目,到福鼎市前岐镇云鼎时代奥特莱斯、点头镇华熙元白茶小镇、石湖海鲜一条街和太姥山露云娜美时光营地,再到霞浦县三沙镇及三沙飞行基地等地,调研组足迹遍布多地。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调研组广泛收集各方建议,详细了解传统消费结构升级、业态创新,城市特色商业街区及步行街改造升级,商品房与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等情况。
调研组发现,近年来,受国内需求不足影响,我市消费市场总体保持平稳低速运行态势。主要特点是:限上与限下结构失衡,批零住餐业限额以上单位数、零售额比重远低于全省水平;商品消费规模大,服务消费虽受青睐,但结构欠佳、档次偏低;传统消费仍占基本盘,一些传统大众化品类持续下降,绿色智能升级类等新型消费蓬勃兴起;线上消费成为增长新引擎,线下实体店受网购冲击经营困难。
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提振消费作为首要任务,开展“百姓过大年,政府来送福”等系列活动,出台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春节发放消费券 7600 多万元,消费品以旧换新拉动消费约35亿元,春季房展会及房票安置等政策助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但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消费环境不佳、消费层次较低、市场主体偏弱等问题仍较突出。
为破解当前消费市场发展瓶颈,调研组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取经之旅”:郑州通过购房补贴、房票安置、现房销售试点和住房“以旧换新”等组合拳,有效激活了楼市消费;许昌胖东来超市凭借独特的服务理念,为传统零售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晋中通过对历史街区的活化改造,既延续了文化根脉,又催生了商业活力,实现了文化与商业有机融合;太原则依托“AI+文旅”和首发经济,展现了科技赋能消费的广阔前景。这些城市的创新实践为我市改善消费环境、优化消费供给提供了“他山之石”,也为推动消费能力提升开拓了新思路。
对症下药 改善消费环境
汇聚智慧、共谋发展。6月25日,宁德市2025年第一次协商民主季谈会围绕“大力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进行专题协商讨论。
会前,市政协调研组全面梳理调研成果,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最终形成《关于大力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调研报告》。会上,王代忠代表调研组作中心发言,分析我市消费市场基本情况和提振消费阶段性工作成效,并提出大力提振消费的基本思路方向及具体对策建议。
提振消费,首要在夯实居民消费能力。《报告》建议,坚持“投资于人”,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政府消费券、购房补贴、困难群众救助金等促消费政策,要提升覆盖面、精准度和可及性,更多虑及中低收入群体;实施普惠创业激励政策,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完善居民生育、养育、教育、医疗、住房、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解除消费后顾之忧。
优化消费环境,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报告》提出,借鉴胖东来模式,推动零售、餐饮、生活服务等传统消费转型升级,重点培育建设茶叶、旅游特产等专业特色商业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改善消费“硬”环境;加强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全面依法清理各类市场准入壁垒、地域身份歧视性以及各类不合理的隐性收费、消费附加费用、预付费消费等限制,优化消费“软”环境。
推动消费升级,还需在优化消费供给上精准发力。《报告》建议,制定财政、金融、规划、土地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壮大一批消费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培育发展无人驾驶、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型消费,推动文旅、赛事、演艺等复合消费,调整优化消费结构;完善特色优势产业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立宁德市标准实物样品展示中心,进一步加强本土品牌培育。
围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报告》还从推动传统消费转型升级、加大消费政策扶持及稳楼市促消费等7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建议。这份既有“泥土味”又有“前瞻性”的报告,为提振消费提供了新的实践路径。
协商共进 激发消费活力
民主协商重在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在协商民主季谈会上,市政协委员们立足宁德实际,围绕议题踊跃建言,生动展现了务实高效的协商氛围。
福鼎点头镇作为国家级白茶特色小镇,如何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市政协委员雷建熙建议,编制《点头镇白茶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加快路网、市政供电等基础配套建设,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推动小镇三产集聚,打造白茶文旅综合体。
“谷子经济”是以二次元文化IP为核心,涵盖丰富周边衍生品的消费新浪潮。市政协委员吕巧琴建议,采取“IP引领、文旅融合、健康筑基、政策护航”策略,着力推动宁德“二次元+”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联动效应,培育经济新引擎、消费增长点。
针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市政协常委林安华建议,建立由市政府主导的1+N模式监管团队,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并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资金从源头拨付到终端使用的全程跟踪。
市政协常委尤信铃还现场分享了企业与山姆会员店、胖东来超市等知名零售渠道建立战略合作的成功案例……
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引发了强烈共鸣。随后,市商务局、财政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文旅局,蕉城区政府、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市政府副市长陈怡表示,要认真研究调研组和委员建议,统筹推进提振消费工作。
市委书记张永宁认真听取发言,他强调,要更加聚焦提振消费的重点工作,大力提升消费能力,关注重点群体就业、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想方设法减轻群众生活负担,不断提高群众消费意愿。要全力提升消费层次,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加强业态创新,积极满足群众更加高端、多元的消费需求。要努力提升消费环境,软硬兼施、内外兼修、大小兼顾,解决好消费者“后顾之忧”,营造安心、放心、省心、舒心的消费环境。
会议最后,市政协主席兰斯琦强调,提振消费是当前全市的中心任务,也是市政协常做常新的履职课题。全体市政协委员要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带头宣传推介我市促消费政策和特色消费场景,带头聚焦扩内需促消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献计出力,带头参与和支持市场消费,以实际行动引导预期、提振信心,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
集众智以谋良策,聚共识而促发展。市政协将以持续跟踪问效的韧劲,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地、见行见效,为我市大力提振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注入更多政协力量。
□ 陈莉莉 潘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