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容)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古田县大甲镇多个村庄及农业合作社,围绕水稻、甘薯、玉米、红托竹荪等作物种植开展精准服务,以科技力量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目前正值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村溪村的百亩“中浙优8号”正处于育苗壮秧期。市级科技特派员王和寿实地查看了稻苗的生长情况,建议农户优化苗床管理,注意温湿度调控,防范高温烧苗、渍水烂根,同时推进光照、养分与病虫害的综合管理。在林峰村,农户林治信的60余亩水稻苗床水量过多,市级科技特派员阮碧媛建议立即挖沟排水、晾田促根。随后,“科特派”一行前往董洋里村查看甘薯和玉米的生长情况,发现部分地块甘薯叶出现孔洞,立即开出“药方”指导病虫害防治。针对该村正在推动的红托竹荪林下种植,科技特派员建议要注重调节温湿度,加强通风及病虫害防治,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
从水稻育苗到特色作物田间管理。科技特派员通过“一村一策”“一作物一方案”的精准服务模式,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通过培育示范项目带动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可持续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