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纪录片《福宁号》在宁德首映

续写世界海洋文明互鉴新篇章
  首映启动仪式

  本报讯(记者 陈祎凝 文/图) 5月20日,由福建和舟福船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壹方维度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纪录片《福宁号》首映礼在宁德横店电影城举行。

  纪录片《福宁号》讲述了宁德建造的世界最大仿古福船“福宁”号,从中国扬帆起航,穿越南洋,重走海上丝绸之路,抵达马六甲海峡,续写世界海洋文明互鉴新篇、致敬郑和七下西洋伟大壮举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自2015年启动拍摄,历经10年持续跟拍,通过纪实跟拍、人物采访、动画演绎等多种形式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与“福宁”号重走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相融合,向世界展示中国深厚的海丝文化、非遗文化、航海文化底蕴。

  首映礼上,纪录片主创团队悉数亮相,与现场媒体、观众分享了影片的创作故事与拍摄心得。

  对于这样一部跨越多个地区、拍摄时间长的作品,如何将传统福船技艺与现代纪录片语言相融合,向世界分享福船文化,是摆在主创面前的一大难题。总导演刘圣辉表示,拍摄过程有挑战也有收获,每当“福宁”号停靠港口引来当地群众的好奇,我们与当地群众交流文化、分享美食,进行友好沟通,让我意识到能够拍摄这部纪录片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首映礼观影结束后,多位嘉宾、专家学者给予高度评价。福船作为承载“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这一世界级非遗技艺的载体,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内核。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卢佳音表示,该影片记录了“福宁”号在无垠的海洋上航行,重走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留下具有福建特色的视觉记忆,非常有价值。

  “纪录片很震撼、很感动,让福船文化走向世界,很有意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细秀激动地说。

  据悉,纪录片《福宁号》提案此前获得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纪录片十佳提案”。该纪录片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下一步,“福宁”号将持续在世界各地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以“福”之名,四海传福,让流动的文明向新而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视点科教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金融周刊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屏南:高山绽放“致富花”
2025福建宁德(古田)康养文旅产业发展大会开幕
纪录片《福宁号》在宁德首映
我市着力构建全链条绩效管理闭环
福鼎前岐:精准发力 打好基层减负“组合拳”
寿宁税务:精细服务 护航水电企业更好发展
关喜鹊:三十余载育桃李 丹心一片映杏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