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鼎前岐镇

社会救助“一件事”让温暖触手可及

  本报讯(记者 陈容 通讯员 王婷婷 李志翔) “以前,群众办理社会救助业务需递交不同的证明材料,一旦有遗漏要重复跑。现在,有了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群众从电话咨询到领取补助,可以实现全程‘零跑腿’。”近日,福鼎市前岐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打开“闽政通”App上的社会救助“一件事”页面,向记者展示政务服务之变。

  这一转变,源于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的创新实践。今年3月27日,前岐镇发起福鼎市首个社会救助“一件事”试行案例。4月,该镇全面推行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将民政、医保、教育等多部门救助职能深度整合,把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5类传统分散办理事项统一归集至省级社会救助“一件事”办理平台。

  “群众只需通过‘闽政通’App进入‘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或镇便民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窗口,通过‘一张表单’即可完成所有救助项目联合申报。”前岐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林鸣介绍,该系统自动对接省级核对平台,实时核查申请人的房产、车辆、社保等32项数据,彻底告别以往需群众自行开具的14类证明材料,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改革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过去,审批流程由镇级工作人员统一收集材料,每月上报两次,常让困难群众陷入漫长等待。如今,“当天申请、当天确认”的即时办理机制,大大压缩了办理时限,让救助及时抵达。自推行以来,全镇已有1户新增低保对象、2户特困对象和5户临时救助对象从中受益。

  “社会救助改革永远在路上。”林鸣道出改革初心,“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困难群众织就更密实的保障网,让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体面地获得帮助。”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社会救助“一件事”改革正突破时空限制,让社会救助以更智能、更精准、更温暖的方式抵达每一位困难群众身边,让“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惠及更多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平安与法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乡村振兴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社会救助“一件事”让温暖触手可及
购买子母房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吗?按几套房产认定?
禁毒宣传进校园 护航青春不“毒”行
宁德中心城区 又添一口袋公园
福安市首个智慧化 阅读空间启用
霍非颖:以爱筑社区 巾帼绽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