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宁宁) “哇,原来畲族的凤凰装有着这么多美好的寓意!”“快瞧,这古老的农具,以前的人用它干活得多辛苦啊!”在宁德市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的畲族风情一条街,一群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穿梭其中,他们的欢声笑语与古老的非遗文化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这正是宁德《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采风体验活动中的精彩一幕。
3月23日,宁德《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采风体验活动暨宁德非遗手拉手活动拉开帷幕。在中华畲族宫,专业讲解员带领孩子们“穿越时空”,走进畲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蕉城区八都镇猴盾村的畲族风情一条街,孩子们一边聆听讲解员讲解畲族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故事,一边仔细观察服饰上的精美刺绣;在畲族老酒酿造作坊,孩子们认真学习老酒的酿造工艺;在震昌号茶行,各种传统农具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让他们对过去的农耕生活充满遐想。随后,制作糍粑的欢乐体验,让孩子们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当地畲民的指导下,孩子们还分组体验乌米饭制作。从采摘乌稔树叶开始,孩子们一步步认真学习,清洗、榨汁、浸泡糯米、蒸煮,每个步骤都做得有模有样。当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乌米饭出锅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紧接着,畲族民间艺人教孩子们唱畲歌,感受着畲族音乐独特的韵律和魅力。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化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独特记忆和深厚底蕴。在宁德,一场由青少年掀起的非遗传承热潮正悄然兴起,《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成为连接古老非遗与年轻一代的重要桥梁,为宁德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由闽东日报社(宁德市文化传媒集团)、宁德市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指导,宁德市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办的《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主要面向6岁至14岁对文化传播充满热情、对非遗文化满怀兴趣的青少年群体。活动过程中,专业导师带领孩子们深度探寻柘荣剪纸、霍童线狮、畲族文化等宁德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深入了解这些非遗背后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孩子们不仅能学习相关知识,还能亲身体验非遗技艺制作过程,比如参与柘荣剪纸创作、感受畲族银饰锻造的奇妙,领略传统工艺的独特韵味。活动的最后,孩子们将以非遗推荐官的身份,借助报社官方媒体,把宁德的非遗文化分享给更多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这一系列丰富且极具意义的活动体验,在参与其中的孩子和家长们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好评如潮。与此同时,活动的精彩瞬间与深远影响也借助网络的力量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网友“宁德小灵通”评论道:“非遗传承一直是个难题,年轻人不懂这些也不感兴趣,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这次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看到他们这么积极地参与非遗活动,真的太欣慰了!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孩子成为宁德非遗的小代言人。”
网友“文化守护者”则说:“宁德的非遗文化丰富多样,每一项都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家乡文化的窗口,也为非遗传承找到新的突破口。希望栏目组能继续挖掘更多有趣的非遗项目,让孩子们的非遗之旅更加精彩。”
网友“家有萌娃”分享道:“以前孩子总沉迷电子产品,自从参加了这个活动,回来就一直跟我讲畲族的故事,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希望以后能多些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传承文化。”
目前,《城市非遗推荐官》栏目第一阶段招生已接近尾声,开始进入拍摄阶段。有意向参加第二阶段招生的市民,可留意本报后续报道,报名时间仍为每周六和周日的上午8∶30—11∶00,下午13∶30—16∶00,报名地点在宁德市蕉城区蕉城北路15号闽东日报社大楼,报名热线:17090001278(微信同号)。栏目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策划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参与到非遗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