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5厘米“钥匙孔”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胸腰椎骨折患者三天重获新生

  近日,宁德市闽东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在刘成招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通过一项创新微创技术,成功为一名因高处坠落导致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62岁患者完成高难度手术。术后仅三天,患者腰椎恢复稳定,神经功能显著改善,现已能自主排尿并尝试下床活动。这一技术的突破标志着脊柱外科手术从传统“大刀阔斧”向“精准微创”的跨越,为患者带来更快康复的新希望。

  意外:从面临终身瘫痪到重获希望

  患者老雷(化名)不慎从高处坠落,当即感到腰部剧痛,双腿无法活动,被紧急送往宁德市闽东医院。经检查,确诊为腰椎骨折L1(爆裂性骨折继发椎管狭窄) 、双下肢不完全瘫痪,同时伴有肺挫伤等复合伤。CT影像显示,骨折碎片已突入椎管,严重压迫神经,若不及时手术,可能面临终身瘫痪风险。

  面对复杂伤情,传统手术需大面积切开肌肉、切除部分椎体,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引发术后长期腰痛。经过多学科会诊,刘成招团队最终决定采用“AUSS辅助腰1爆裂性骨折闭合复位+椎管减压+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术”,以仅2.5厘米的小切口完成高难度复位和神经减压。

  突破:小切口背后的“四两拨千斤”

  “传统手术如同‘开山劈路’,而微创技术更像‘穿针引线’。”刘成招主任形象地比喻。此次应用的AUSS技术基于双通道内镜系统改良,医生可通过两个独立通道同时观察和操作,既能清晰分辨神经血管,又能利用特制的L形复位器精准“挪走”椎管内骨块,最大程度保留脊柱结构。结合单平面螺钉的“动态固定”特性,既能恢复椎体高度,又避免术后复位丢失。

  术后影像显示,老雷的椎管容积基本恢复,腰椎稳定性良好。更令人惊喜的是,术后第三天,老雷便拔除尿管恢复自主排尿,双下肢神经功能显著康复,目前已进入康复训练阶段。

  关键:微创技术成“破局关键”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高空坠落、车祸等造成,患者往往瞬间丧失行动能力,治疗窗口期至关重要。“神经就像被压住的电线,越早解除压迫,恢复希望越大。”刘成招解释,传统开放手术因创伤大、恢复慢,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微创技术不仅出血量显著减少,还能在早期精准减压,显著降低瘫痪风险。

  此外,微创手术避免了对腰背部肌肉的大范围剥离带来的远期轴性疼痛,为患者重返生活按下“加速键”。

  目前,AUSS技术已突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退行性疾病领域,逐步扩展至脊柱感染、肿瘤及脊柱创伤性疾病救治。随着微创理念与器械迭代,未来或将成为脊柱外科的“标配术式”,助力更多患者以最小代价重获脊柱健康。

  此例手术的成功,不仅是技术创新与临床经验的完美融合,更为胸腰椎创伤治疗提供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的典范。在减少医疗负担与提升生活质量的平衡中,让更多患者以更小代价重获新生。

  □ 本报记者 张颖珍

  通讯员 李良生 凌广烽

  记者手记>>>

  从“开大刀”到“钥匙孔手术”,从数月卧床到三天站立,宁德市闽东医院用技术创新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初心。当医学与人文在手术刀尖相遇,重获新生的不仅是患者的身体,更是一个家庭对生活的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近年来,寿宁县医保局搭建高效信息交流平台,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
~~~市疾控中心提醒:科学防蚊灭蚊 守护全家健康
~~~——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与宁德人民医院联合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
2.5厘米“钥匙孔”手术创造生命奇迹——~~~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卫生·健康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网事传真
   第a07版:要闻
   第a08版:专题
老年友善,让老年人“医”路畅通
暖心救助跑出 民生“加速度”
登革热进入高发季
优质医疗到“宁”家
闽东医院开展世界 帕金森病日主题活动
胸腰椎骨折患者三天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