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薇) 登革热早期症状与流行性感冒相似,但与流感相比,登革热发热更严重、症状更多,且无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市疾控中心近日发出提醒,登革热进入高发季,要注意科学防蚊灭蚊,守护全家健康。
据悉,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经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存在于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的血液中,伊蚊吸取了患者的血液再叮咬其他人,从而将病毒传播给人。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高热(39℃以上)、“三痛(头痛、眼窝痛、关节肌肉痛)三红(面红、颈红、胸红)”及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点状出血疹)症状,由于会剧烈疼痛,登革热又被称为“断骨热”。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登革热?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预防登革热最重要的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日常要做好五个方面的预防措施。一是清理家中积水。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周至少1次);不要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及时清理空调、饮水机托盘等积水;用过的容器,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或倒置于防雨场所。二是保持通风干燥。开窗通风,避免潮湿,保持家中干净卫生。三是安装纱门纱窗。把杀虫剂喷洒在纱窗上效果更佳。四是做好防蚊工作。挂好蚊帐,也可以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派卡瑞丁、柠檬叶桉叶油等驱蚊产品。五是使用灭蚊虫产品。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药,早期规范治疗可大幅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