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 黄雪凝) “到时候南北一连通,水网就初步建起来了,供水更有保障。”1月20日,霞浦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来到霞浦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三水厂建设现场,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介绍道。机器轰鸣声中,工人赶在过年前抢抓工期,跟紧进度。
霞浦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为省重点项目,也是霞浦县重大民生工程。该项目共计规划15个规模化供水分区、25座规模化水厂供水系统,建成后将形成“三溪三线”的大水网城乡供水一体化格局,供水规模可达33.55万吨/日,自来水普及率将上升到95%,可让51万霞浦人民用上放心水,为霞浦全县织密供水网。
其中,位于霞浦县长沙村的新建三水厂是该项目的重点工程,建成后可满足日供水规模10万吨,保障约30万霞浦人民的日常用水需求,有效缓解东冲半岛及溪南半岛供水水源紧缺问题,可谓是一座巨大的“蓄水中转站”。
滨海之城施工正忙,项目蓄力赋能未来。霞浦县田螺岗水库的作业现场同样火热。记者到访时,施工车辆正有序进出,洒水车在道路上进行洒水工作,防止施工现场扬尘严重,保障生产安全。
田螺岗水库是一座供水结合消能发电的中型水库工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水利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及“福建省‘十四五’水利建设专项规划”。水库总库容5880万立方米,供水量可达16.1万吨/日,能够进一步解决霞浦县资源性缺水问题,为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农业灌溉、日常生活提供用水渠道,促进经济、民生齐头并进。
正如火如荼建设中的霞浦水利工程仅仅是我市水利项目的一个生动缩影。国家重点项目上白石水利枢纽即将动工,不仅提高防洪标准,还能实现蓄水发电两手抓;霞浦吴坑水库已于近日获得省发改委立项批复,即将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闽东大水网正在逐步织就,湖库连通将为城市建设引入“活水”……汩汩“幸福水”流淌过了2024年,也奏响了新一年的“奔腾序曲”。
下一步,我市水利工作将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严守水资源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安全三条底线,让一批批重点项目在闽东大地上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转,以好水兴一城、润民心、迎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