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寿宁县芹洋乡溪源村,只见漫山遍野的脐橙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果实,村旁绿意盎然的休闲公园里,游客三三两两漫步着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
溪源村是寿宁县牛头山水库的一个移民村。2002年,旧村因水库建设需要,大部分村民从旧村搬迁至1公里外的新村。
作为传统农业村,种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曾是溪源村大多数村民的生活状况。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溪源村坚持党建引领,持续用好移民政策,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投入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建设完成安全饮用水、村庄夜景、议事长廊、党建文化广场、生态停车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20多个民生工程,将溪源新旧两村打造成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村庄环境变美了,村民口袋也要鼓起来。村党支部依托库区小气候,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补齐技术、设施等短板,进一步壮大茶叶、脐橙等主导产业,持续开展党员致富带头人技术帮带活动,并邀请省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到茶果园现场指导。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引导群众改良茶果品种,种植“福鼎大豪”“西湖龙井”“金牡丹”等高优茶叶60余亩、“红美人”柑橘40余亩。在茶果产区修建3条机耕路、1条田间生产石步道,配套建设蓄水池、灌溉管网、排水沟等农业基础设施。
产业多点开花,致富路更宽广。村两委通过“新农人”回村工程,引导村民发展黄桃、灵芝、猕猴桃等高优特色产业,拓宽村民致富路。
2022年,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党支部的扶持下,“新农人”张光辉返乡开办了家庭农场,在村里带头种植猕猴桃30余亩、黄桃5亩、沃柑3亩,还养殖了田螺、泥鳅6亩,年出栏兔子、土鸡近千只,吸纳了5户脱贫户到农场务工,户均年增收5000元。
对于今后产业的发展,溪源村党支部书记张有淼充满了信心:“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助推产业振兴,将通过能人与党员带动,探索在茶园、果园养殖兔子、土鸡的立体种养模式,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村民增收提供更多出路。”
目前,溪源村发展脐橙1300多亩,茶叶800多亩,猕猴桃、“红美人”柑橘、黄桃等高优水果100余亩,食用菌生产大棚17个,养殖蜜蜂100多箱,培育形成“一株茶、一粒橙、一篮菇、一颗黄桃、一滴蜂蜜”五大特色产业。2023年,村集体收入达5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比2017年提高了1.2万多元。
□ 吴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