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根坤 通讯员 黄子煖)11月11日,省考古研究院在蕉城区飞鸾镇碗窑村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福建古窑址(青花彩瓷)调查研究活动,通过研究青花彩瓷的烧制工艺、外销贸易、文化交流等,为丝路文化的考古研究提供新的发现和数据支撑。本次考古团队由省考古研究院主导,蕉城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助配合。
据悉,碗窑村古窑址称龙窑,现为蕉城区级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为进一步检测年代、材质,研究器物纹饰,研究团队在考古现场采集了大量瓷片标本,特别是印有碗窑当地烧制商号及带有外销风格的青花瓷碗。此外,团队还对窑址的历史沿革、分布范围、土层结构等进行详细勘探,期望能够厘清该窑址的烧制规模和历史演变。
“此次碗窑窑址的考古反映了蕉城区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也体现了蕉城区在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希望本次考古成果能有力促进研究福建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文化贡献。本次考古为研究明清时期福建对外瓷器贸易的兴衰、技术创新与传播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蕉城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