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悟真理之光 彰显实践伟力

——“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侧记

  7月21日至22日,由中共福建省委、人民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在宁德举行。

  研讨会设开幕式、主旨报告、平行分论坛、实地考察等环节,与会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工作制度的思想精髓和实践价值,积极追寻“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脉络关系,让“四下基层”在新时代焕发出耀眼的“思想光芒”,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宁德篇章”增添“实践伟力”。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制度,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了光辉典范。35年来,福建牢记嘱托,深化探索“四下基层”新方法新路径,集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彰显出这项制度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伟力。新时代新征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回望历史探寻思想精髓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从孕育到发展、从实践到传承,已经走过了35个年头。35年前,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面对宁德贫困落后的面貌,一上任就走遍闽东九个县,并亲自创立“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带领闽东人民矢志摆脱贫困,用两年时间彻底结束了闽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财富。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是一脉相承的。”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郑传芳在会上发言说,“‘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对我们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

  会上,专家学者们回溯历史,映照当下。“‘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陈增光回忆起当年连家船民上岸的故事感慨颇深。他表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反复强调干部要“把心贴近人民”、练好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倡导推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人民群众,通过践行“四下基层”,把群众上访变为领导下访,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搭建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寿宁县政协原主席连德仁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所有的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么多年来,‘四下基层’的核心没有变,还是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群众。”

  于奋进中追溯思想之源,在前行间聆听历史的回响。在新征程上,“四下基层”正闪耀出愈发璀璨的光芒,洞照新的未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副主任、教授洪向华认为,“四下基层”与大兴调查研究都是实践中生成的科学方法和价值理念。他指出,既要坚持讲好这个方法论指导,又要充分发挥其价值理性作用,把两者寓于百年大党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型塑党员干部形象之中,为更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的初心使命、淬炼干部作风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认真研究、深入探讨、充分交流、互相启发。大家一致认为,“四下基层”立足于“下”,根植于“民”,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民至上的群众观点、解决矛盾的问题导向、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普遍联系的系统观念,要传承好、发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汲取掌握蕴含其中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把这一光荣传统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多维度挖掘理论实践“富矿”

  思想碰撞、理论探索、实践总结……在三个平行分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代表、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从不同领域、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出发,围绕“四下基层”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四下基层”与大兴调查研究、“四下基层”与党的作风建设等主题,提出了诸多具有思想性、学理性和针对性的真知灼见,奋力挖掘“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留下的理论实践“富矿”。

  “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以问题为导向,摸清实际情况并做出科学决策,是走向‘精准扶贫’之致富道路的前提。”在平行分论坛发言中,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许斗斗以调查研究为切入口,延伸出“闽东精神”“精准扶贫”的实践风格和工作方法,介绍了关于“在调查研究中迈向致富之路”的研究成果。

  在“四下基层”的指引下,宁德经济发展快马加鞭,已从“老少边岛贫”地区,变成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近4年,宁德经济增速连续领跑全省,经济总量从全省第9跃升至全省第5、跻身全国百强;今年一季度,GDP增长10.8%,位居全国百强城市首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对于如何做到“真研究问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新玲从理论特质、理论内涵、理论品质三个层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进行了深入阐述。刘新玲说:“‘真研究’就是强调要‘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调查研究态度必须端正、作风必须务实、方法必须科学。”

  “四下基层”的实质是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提出了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科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主任戴立兴表示,“四下基层”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是化解矛盾、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有效办法,是来之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创新举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四下基层”在宁德有着怎样的实践和故事?宁德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古田县“四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主题馆、霞浦县“四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主题馆……专家学者们一路调研,宁德实践俯拾皆是。

  参观“摆脱贫困”主题展览后,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栓久感触颇深。“主题展览集中展现了三十多年来宁德摆脱贫困的生动实践,使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李栓久说,“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是密切干群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是结合民情地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锻造干部队伍夯实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是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办法,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是宁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密码。

  暨南大学侨乡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刘义强说:“宁德从一个相对贫困的地区发展成拥有世界级新能源产业的活力城市,这与‘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熔铸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激励着干部奋发进取密切相关。宁德的巨变是福建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研究中国发展的缩影。”

  “四下基层”的宁德故事鼓舞人心,如何将它传播开去?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本科生余志铖说:“参加本次研讨会,对‘四下基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要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涵轩说:“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七进古田’的感人故事,感受到‘四下基层’工作制度的巨大能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传承好、弘扬好‘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蕴含着非凡政治远见、深厚为民情怀、行动至上作风,在闽东乃至八闽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指引着闽东儿女感悟真理之光,探寻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精神密码。宁德将坚持把“四下基层”这个“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让“四下基层”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展现新价值。

  □ 见习记者 陈祎凝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寿宁县探索推行村两委成员领办项目工作机制,推动农村基层党建效能提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我市引发热烈反响
~~~——“四下基层”与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侧记
~~~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理论实践
   第a04版:读图
把“民意清单”变成“履职清单”
立足新起点 风劲再扬帆
感悟真理之光 彰显实践伟力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