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惩治企业“蛀虫”、打击欺行霸市……

最高法发布促进民营经济 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记者 罗沙 冯家顺)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5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典型刑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警示、震慑作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据介绍,人民法院依法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清除“蛀虫”。在燕某、孙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中,二被告人作为某控股公司董事,收受贿赂5.6亿余元,造成所在公司巨额经济损失,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十个月、十五年。

  石某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案,是依法惩治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腐败犯罪的典型案例。石某玉作为某互联网企业工作人员,收受贿赂608万元并侵占公司财物366万元,严重侵害所在互联网企业权益,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最高法指出,民营企业工作人员非法收受贿赂和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一样,都是犯罪行为,都要被定罪量刑并追缴犯罪所得,最后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时,人民法院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张某剑是某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负责门岗保卫、工地进料、施工安全等工作。他借此欺行霸市,强迫某装饰公司等多家商户从其处购买高于市场价格的水泥、沙石等装修材料,强迫交易数额共计92万余元,被人民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

  最高法表示,人民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依法平等保护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文旅周刊
   第a05版:乡村振兴
   第a06版:财经新闻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党中央最新部署
中国单方面免签 “朋友圈”增至47国
52项档案文献入选第六批 《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新看点!2025年高考重点考查这些能力
最高法发布促进民营经济 发展典型刑事案例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突出促就业实效
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道路机动车辆 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