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型可回收电路材料助力电子垃圾再利用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电子产品常因回收过程复杂、回报低而在使用后被丢弃,成为电子垃圾。美国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种新型可回收电路材料,可让电子产品更容易分解和重复利用。

  联合国机构2024年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范围内共产生约62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仅有不到四分之一被回收利用。而且电子垃圾产生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回收量增长速度。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开发的一种全新电路材料不仅可回收和可重复配置,而且受损后还能自我修复,同时保留了传统电路材料的强度和耐用性,这为解决电子垃圾问题提供了一个潜在方案。

  这种新材料的基础是一种类玻璃高分子材料,这是一种可以重塑和回收的动态聚合物。研究人员将其与液态金属微滴结合,后者承担了导电的任务,就像传统电路中的刚性金属那样。与其他可回收或柔性电子产品不同,通过将高性能、适应性强的聚合物与导电液态金属结合,新材料可应对一系列挑战。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新材料不同于传统的电子复合材料,使用新材料制作的电路板非常坚固耐用,即使在受到机械变形或损坏的情况下仍可工作。而且这种新材料可以通过多种简单方式回收,比如通过加热进行修复或重塑,且不会影响电性能。新材料制作的电路板使用后还可通过碱性水解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液态金属、发光二极管等关键组件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视点
   第a05版:茶道休闲
   第a06版:公益广告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新、深、亲
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 宣传活动在四川启动
总量突破10万亿元!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 房地产市场保持基本稳定
新型可回收电路材料助力电子垃圾再利用
厦金大桥(厦门段)盾构机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