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年逾古稀的江苏海洋大学教授陈寰和儿女一起回到成长地福安穆阳寻觅儿时记忆和文脉,从仰止祠三贤堂到龙首桥碑刻,从穆阳中心小学校史馆的教师名录到祖宅庭院的童年记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勾勒出穆阳陈氏“诗书传家”的精神图谱,展示穆阳古镇千年传承的教育传统。
穆阳位于穆水之畔,自古浸润着文化基因,是人才辈出的沃土。古有郑寀、谢翱、缪烈等穆阳三贤,近有沙家浜原型人物黄烽将军、闽东第一留洋博士王骏声、周总理亲题“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林卓午等英才;曹英庄、缪一凤等乡贤名士如繁星璀璨,共同织就了古镇崇文重教的精神底色。
历史文脉的赓续。穆阳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坚持文化立镇,不断优化教育布局,将教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战略全局,通过奖学助学基金会联动爱心企业表彰优生、帮扶困生,联合团委、妇联开展精准关爱行动;深化校园安全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防溺水、反电诈等专项行动,严查消防、食品等安全隐患,实现责任、宣传、共管“三覆盖”。
穆阳镇宣传委员刘蕊说:“我们始终坚信,教育振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让千年文脉与现代治理同频共振。”
制度保障,平台育人。穆阳镇构建了“幸福穆阳娃”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政府统筹政策保障、学校主导融合实践、家庭尽责夯实基础、部门联动多维护航、社会参与资源注入,打造文化浸润、体育强身、劳动砺心、家校共育的成长平台。创新整合司法、医疗、消防等力量,联动专家智库、乡贤企业、慈善组织形成育人合力,依托新媒体和特色资源提升活动效能,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探索出“资源共享、多方共育”的实践样本,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教育质量提升。
今年1月举办的“幸福穆阳娃”冬令营,特别融入五级人大代表联动机制,全国、省、宁德市、福安市、穆阳镇五级人大代表化身“成长导师”。穆阳中心小学教师缪俭辉说:“五级代表携手,让社会实践与家国情怀同频共振,为孩子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共同为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增添色彩。”
桃李芬芳捷报传,教育振兴结硕果。在苏堤关工委与缪氏奖学助学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穆阳镇连续数年深耕奖教助学事业,累计发放奖助学金70余万元,为莘莘学子架起梦想云梯;2024年盛夏捷报再传,穆阳两名学子喜获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下一步,穆阳镇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探索“耕读文化+现代教育”融合路径,打造特色教育品牌,让优质教育资源如穆阳溪水般滋养每个孩子,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华。
□ 本报记者 张文奎 通讯员 兰梅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