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欧洲在苦涩中走向反思

  格陵兰岛的寒风向来刺骨,但今年更让岛民心寒的,是美国副总统专机的轰鸣声。

  从总统特朗普图谋“购岛”,到副总统万斯不请自来,美国对这片冰雪之地的觊觎已丝毫不加掩饰。布鲁塞尔的一些官员私下苦笑,这就如同“强盗先递名片再踹门”。然而,幽默背后是欧洲大陆难以下咽的苦涩——当美国将“关税大棒”与“北极战略”打包成组合拳时,欧洲连抗议几声都要拿捏分寸。

  万斯率团抵达位于格陵兰岛北部的美国皮图菲克太空基地并发表讲话说,格陵兰岛对美国至关重要,美国需要确保在北极的领导作用。他批评,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安全、防务等方面“投资不足”,没有履行应尽责任。格陵兰岛“在美国安全保护伞下比在丹麦安全保护伞下会好得多”。面对万斯的“训话”,丹麦外交大臣拉斯穆森回应说:“我们不喜欢这种语气,这不该是与亲密盟友说话的方式。”

  丹麦国防大臣波尔森在社交媒体上强烈反对美方“霸岛”言行。他连续使用“明确反对”“这是升级行为”“必须划出界限”“太离谱了”“我们对此绝不接受”等措辞,语气强烈,直截了当。

  回顾此次“强行访问”事件,不难看出美国的行为,只是延续了其一贯奉行的所谓“基于实力地位”处理国际关系。从“购岛”到“我们必须拥有格陵兰岛”,美国展现出咄咄逼人的地缘扩张意图。有媒体分析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推进“战略自主”的“极具挑衅性的压力测试”。

  美国“不请自来”的挑衅策略,体现出其“控制力衰退却权威欲不减”的心理状态。如今,世界格局深刻演变。从布鲁塞尔到柏林,从伦敦到巴黎,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自主性探索已是大势所趋。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托比亚斯·格尔克指出,面对美国政府的“胁迫”,“欧洲人手里也有牌,现在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出牌”。

  随着美国施压加剧,跨大西洋关系裂痕不断加深,近期欧洲领导人在各方面的“战略自主”表态和政策正逐渐增多。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欧洲民众对美国最主流的定位是“必要的合作伙伴”,而不再是“盟友”。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高级政策研究员阿图罗·瓦尔韦利指出,这一事实表明,欧洲民众“对华盛顿外交政策议程的信任已经崩溃”,预示着“跨大西洋联盟的潜在丧钟”。

  挥舞“关税大棒”、觊觎他国领地、背弃盟友利益……对欧洲而言,美国的这些行为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或者外交霸凌,更是一场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制度性腐蚀。欧洲在冷战后长期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但欧美不平等关系愈加凸显,欧洲各国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其继续依赖反复无常的“老大哥”,不如重新审视自身实力并认真布局未来。

  □ 新华社记者 廖雷

  (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31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全家福安
   第a03版:本市综合
   第a04版:难忘寿宁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欧洲在苦涩中走向反思
塔吉乌总统签署 三国国界交界点条约
缅甸宣布全国哀悼周
图片新闻
普京愿与特朗普接触 有必要即安排会谈
缅甸强震已致 1名中国公民遇难
缅甸强震后 已发生36次余震
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网聚闽东山海韵 共绘宁德新画卷
市政协“大道同心 奋勇争先”主题书画展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