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宁有鲤”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

  2月18日,在福建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将一份份喜庆、精美的礼盒进行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春节期间,这些礼盒都很畅销,之前高峰期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达150万元。”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刘美芳介绍,“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礼盒销售基本接近尾声,现在差不多是最后一批了。”

  记者看到,这一份份精美礼盒装的都是当地的土特产,有周宁特色茶点、高山云雾茶、高山马铃薯制品、林下药材产品等,这些独具周宁特色的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名称——“周宁有鲤”。

  周宁九山半水半分田,盛产各类特色农产品,但由于地处偏远,这些宝贝一度藏在深山无人知晓。产业振兴中,“土特产”是一篇大文章,如何让特色农产品走向广阔市场,将土特产做成大文章,让乡村“土”味香飘四海?

  2021年,“周宁有鲤”县域公共品牌应运而生,福建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专门负责该品牌的运营、管理和推广。通过该平台,周宁县大力推进特色农业资源整合,不断延链、补链、强链,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品控、统一服务,不断提升产品供给、品控和服务水平,推动产品迈向品牌化发展和管理。

  目前,福建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已开发周宁特色茶点、周宁高山云雾茶、高山马铃薯及深加工制品、品牌文创周边等8大类目、100余款产品,并拥有实体自营门店4家、线上自营门店4家,以及线上线下合作政企平台10余个。

  “2024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推动‘土特产’走出大山、走进市场,我们还在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地举办了各类宣传推介活动42场次,有效提升‘周宁有鲤’公共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刘美芳说。

  “周宁有鲤”公共品牌越来越火,不仅让更多农产品出村进城,也让农户的口袋越来越鼓。

  在“周宁有鲤”展厅,货架上摆满了金线莲、黄精、土豆酥等各种特色产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产品的原料,都是从当地农户和合作企业收购的。凭借‘周宁有鲤’公共品牌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这些产品都卖上了好价钱,农产品平均溢价高达20%。2024年,农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福建省周宁有鲤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敏介绍。

  黄晓敏告诉记者,通过公共品牌“背书”,不仅让农产品销量、价格持续走高,销售半径也不断延伸,除了周边县市,产品还远销广州、北京、上海等地,最远甚至到达黑龙江。

  如今,周宁县已有20多家在地企业、合作社与“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合作,通过订单收购模式,实现抱团发展,带动180余户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今年,我们将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升级,不断丰富品类、提升品质,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依托‘周宁有鲤’福州三坊七巷门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介活动,继续扩大‘周宁有鲤’县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黄晓敏说。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当前,周宁县的县域公共品牌正不断壮大,也不断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型,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

  □ 本报记者 张瑜 通讯员 李何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卫生健康
   第a05版:财经新闻
   第a06版:网事传真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时事环球
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
“周宁有鲤”让乡村“土”味香飘更远
通上振兴路 走上致富路
图片新闻
市政协委员“国防教育”暨2025年第一季度“委员活动日”活动举行
“春雨润苗”助力小微经营主体焕发生机
图片新闻
农资储备“粮草足” 春耕备耕“有底气”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