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短板、延链条、强产业,霞浦——

一根小海参 串起百亿链

▲福建一嘉苗业有限公司育苗场,负责人展示本土海参苗“福参1号”。 依托省水产研究所等科研力量,霞浦海参产业开启海参苗本土化繁育之路。
▲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科技特派员对刚从养殖海域抽样的海参样本进行检测分析。用数据说话,指导海参科学养殖,已成这里的常态。
▲霞浦下浒海域海参养殖基地,去年投放的海参迎来丰收,养殖户喜上眉梢。
▲霞浦下浒海域海参养殖基地,养殖工人在投喂海参。忙碌的海参春耕季,一直延续到“五一”前后。
▲工人在包装以海参等海产品为原料的“佛跳墙”产品。这些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不断延长着霞浦海参产业链条。
▲福麟工贸有限公司,繁忙的海参加工车间。
▲野湾水产海参交易中心,集交易、分拣、冷藏、物流等于一体,现场人头攒动。
◀鼎鸿工贸有限公司直播间,主播推介鲜食海参产品。高峰时,企业一天直播销售额可达百万元。
◀霞浦举办海参“参王争霸赛”。天润水产品有限公司选送的海参(右一)以1127克获得“参王”称号,重量创霞浦海参“参王争霸赛”历史新高。 朱世刚 摄

  □ 本报记者 王志凌 通讯员 魏海平 图/文

  下浒海域海参养殖基地,一边是去年投放的海参迎来采收,一边是新投放的海参投饵喂养,丰收的喜悦与播种的希冀在海上升腾;

  福麟工贸有限公司海参加工车间,去脏、清洗、蒸煮、速冻、包装,全链条加工生产线“火力”全开,日加工量10万公斤,热气腾腾;

  鼎鸿工贸有限公司直播间,6位主播轮番上阵,鲜食海参产品热销四方,高峰时,一天销售额达百万元……

  “五一”前夕,徜徉霞浦山海,繁忙的海参生产场景直映眼帘,让人真切感受着这一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霞浦,“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以海参为代表的海洋与渔业资源得天独厚。但在多年前,霞浦并不产海参。2003年,霞浦首次从山东长岛引进海参苗种,经反复养殖试验取得成功,一举打破了南方不能养殖海参的历史。此后,当地养殖户每年从辽宁、山东等地购进已在北方养殖1年半到2年左右的海参苗,在霞浦海域进行吊笼养殖。这种南北接力养殖海参的模式,大大缩短养殖周期,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海参养殖逐渐成为当地沿海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霞浦把做大做强做优海参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抓手,开拓创新,补短板、延链条、强产业。据了解,霞浦海参产量虽高,但苗种全部要从北方引进。为补齐这一产业短板,依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海参创新团队等科研院所力量,2022年4月,霞浦开展海参苗种本土化试验。去年12月,由福建一嘉苗业有限公司参与承担的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仿刺参秋季育苗试验在霞浦通过现场验收。此举标志着福建省在海参(仿刺参)秋季规模化苗种繁育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填补了中国南方地区仿刺参育种和育苗的空白,对推动霞浦海参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种业打响“翻身仗”,在精深加工上,霞浦海参产业也持续突破。海参片、常温海参粥即食产品、以海参等海产品为原料的金汤佛跳墙及鲜食海参等产品不断问市,深受青睐。3月底,霞浦还召开“2024中国·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推动12家金融机构与该县海参协会现场签约,计划今年针对海参产业投放贷款72.1亿元,为海参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数据显示,霞浦海参的养殖规模和产量、产值连年增长,去年全县海参产量5万吨,占据全国三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总产值达63亿元。今年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将成为该县首个单品规模超百亿元的养殖品种。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补短板、延链条、强产业,霞浦——~~~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时事九州
   第a03版:热点时评
   第a04版:读图
一根小海参 串起百亿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