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a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简单粗暴 辨别好茶的方式

  叶底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简单粗暴又实用,跟我们一起,分五个标准,手把手教你如何看叶底来辨别好茶。

  看外形特征

  要说喝出茶的好坏,一般的小白或者功力不深的没有经年累月的经验真的不好掌握。叶底是茶叶品评的一种常用术语,说的就是茶渣,干茶经开水冲泡后所展开的叶片。

  1叶底起泡

  叶底起泡,是茶叶冲泡后会看到叶片上有小的气泡。通常是茶叶受到高温而导致的。

  对大多数茶类而言,叶底起泡是茶叶的工艺有瑕疵或出现问题,但是对有些茶而言,这反而是好的工艺体现。比如岩茶和部分黄茶。

  2蛤蟆背

  一般是形容乌龙茶干茶、叶底的用语,多见于武夷岩茶。

  一般干茶是茶叶叶背起蛙皮状的沙粒白点,叶底是蛙皮状泡泡。

  3鱼子泡

  茶叶干茶大小如鱼子大小的烫斑,叶底则呈现小气泡。

  由于多数黄茶要求高火香,所以在干燥时会进行高温烘炒,而鱼子泡一般便是指茶叶因高温而导致烫斑。

  4黑焦

  冲泡后,叶片上出现明显的焦黑炭化的现象,或在叶片上,或是细小的黑点。这样的叶底一般还会伴有糊味甚至焦味。

  此类情况是高温造成的,而且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工艺不到位了。这种情况在绿茶中会常见到。

  看叶面展开度

  冲泡后茶叶逐次开展最后能完全舒展开,这样的茶叶就是制造技术良好、陈化期稳定,通常冲泡次数亦多。

  冲泡后很快开展的茶叶,大都是粗老之茶菁,条索不紧结,一般不耐泡。

  叶面不开展或冲泡多次仍只有小程度开展的茶叶,则是制造过程失败或陈期时间环境不好。或者被高温焙火,叶面绒毛会掉落,甚至入口后会感觉喉头有点燥。

  看叶形整碎度

  当然叶底形状越整齐越好,碎叶多且细杂的都只能算次级品。

  但有紧压过度的情况算是例外,如铁饼类茶品,则须视茶面而定,经冲泡后叶底形状在整碎度这个指标上也只能做小参考。

  看茶身弹性

  用手指捏叶底,以弹性强者为佳,表示陈化期间自然、茶菁幼嫩、制造得宜,未被湿热、熟化处理。触感生硬,无弹性感,也统统是次级品。

  辨别明显不好的叶底

  灼伤的叶底,常伴随着过重的杂味或者火味,完全失去了后期转化能力。

  杂质过多,烟焦味产生条件之一,会对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茶道与茶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本市·综合
   第a03版:本市·民生
   第a04版:视点
   第a05版:茶道休闲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时事·九州
   第a08版:专题
寿宁武曲镇:精心打造“茶仙小镇”
福鼎白茶制作大师吴传惠上榜 “2023福布斯中国杰出匠人TOP 100”
最简单粗暴 辨别好茶的方式
福鼎白茶新茶饮“借东风”拓市场
在茶中享受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