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璐 通讯员 王婷婷) 3月23日,农历闰二月初二,各地畲族同胞与游客齐聚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村,欢庆“中华民族一家亲 福籽同心爱中华”2023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二月二”会亲节。
当天上午,活动在《畲族会亲·民俗婚礼》节目中拉开帷幕。紧接着,《会亲节到我家》《感恩》《藏在深山里的音符》《赐朵》《畲山趣娃》等歌舞节目轮番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民族文艺视听盛宴,赢得阵阵掌声。
除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外,活动现场还精心安排了畲族特色竹竿舞、畲族传统婚嫁仪式与打草鞋、织蓑衣、打糍粑等民俗活动,展现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生活气息。更有牛角粽、乌米饭、鼠鞠粿等畲族地道特色美食,令人垂涎,不论是考究的原料选择还是精细的食材加工,都体现了畲族同胞餐桌上的智慧。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两岸民族同胞还对乡村振兴领域合作达成意向,举行了鼎台乡村结亲互助和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携手新征程签约仪式。台港澳及湖南十八洞村嘉宾还深入硖门畲族乡柏洋村、渔井村,太姥山镇牛栏岗,磻溪镇赤溪村等地考察、开展少数民族乡村发展座谈。
“这次受邀参加会亲活动,心情很激动,进一步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之美和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福鼎赤溪村的交流,展示双方的特色民族文化,携手同心、共创未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第一书记田晓说。
据了解,双华会亲节始于1649年,是一种民族特色鲜明的民俗活动。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开门纳客,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相会、看戏、祈福、对歌,承载着畲族的民族文化与同胞情谊。2005年,双华“二月二”会亲节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福鼎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民族事业发展以及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上下功夫、出实招,并深入开展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佳阳畲族乡被授予“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闽东畲族“二月二”节俗则成为展示少数民族发展成就和畲族传统文化的大舞台,既有力促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同胞交流合作,更是弘扬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真切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