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成: “雕琢”幸福人生路

闽东日报 2024年11月27日
  一把刻刀、一块石头、一间铁皮搭建的简易石雕工作室,叶圣成正潜心创作。随着手中的刻刀在石材上灵活地游走,一块块普通的石头经过他的精心雕琢,变化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造型。

  叶圣成出生于寿宁县鳌阳镇,幼年因病导致言语二级残疾。由于身体缺陷,叶圣成的生活过得异常艰苦。为了改变生活窘境,叶圣成萌生了拜师学艺的想法。因为从小对石雕有着浓厚的兴趣,2009年,他毅然前往福州学习石雕技艺。经过夜以继日刻苦钻研,2013年,叶圣成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开启了石雕创作生涯。

  石雕制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成一幅作品不仅要定题材、选料子、画稿、打胚,还要粗雕、细修、磨光、上蜡……数十道工序缺一不可,耐得住寂寞才能呈现指尖上的精彩。“当初一起学习的同学很多都改行了,继续干这个的没剩几个。”凭着信念和热爱,叶圣成坚守了15年。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叶圣成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要把回信内容都刻在我的石雕作品上,让回信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前行。”花费两年时间,叶圣成终于完成了石雕作品《回信》。

  “我计划将红军过草地、井冈山会师、红船精神等红色故事通过石雕作品呈现出来。”叶圣成从小就喜欢看红色故事,学习石雕技艺后,他便萌生了通过石雕作品把一个个红色故事展现给公众的想法。

  除了石雕,叶圣成还向父亲学习竹编技艺,日常编织一些精美的竹艺品增加收入。“白天我就和父亲一起编竹艺品,晚上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石雕创作。”一边是谋生,一边是坚守,叶圣成用手中的刻刀与世界对话,用精美的石雕作品诉说他对艺术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我要一步一个脚印,继续创作更多石雕作品,传承石雕艺术,让家人过上幸福生活。”

  □ 本报记者 陈薇